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时间:2024-06-13 阅读:13 ℃ 作者:陈凡祺

1、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案

教案一年级数学 - 两位数减一位数

年级:一年级

科目:数学

主题:两位数减一位数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题。

教学准备:

- 教学PPT

- 练习题纸

- 彩色笔或标记笔

- 计数器或小物品(如小石子、豆子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内容。

2. 教师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

讲解新知(10分钟)

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子,如:34 - 5。

2. 教师解释减法的概念,即从一个数中拿走一部分,剩下的就是结果。

3. 教师使用计数器或小物品演示减法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

示范计算(10分钟)

1.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强调个位数相减和十位数不变的规则。

2. 教师让学生跟着一起做,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计算过程。

练习巩固(15分钟)

1. 教师分发练习题纸,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教室,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 学生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几份作业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反馈(5分钟)

1. 教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有疑问,并解答。

3.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

家庭作业:

-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题。

评估方式:

- 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

- 家庭作业的正确率。

- 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注意事项:

-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对理解较慢的学生给予额外帮助。

- 鼓励学生提问,确保他们对减法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 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2、人教版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案示例。请注意,这个教案是基于假设的,因为人教版一年级的数学教材通常不涉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通常在二年级或更高年级教授。但是,为了提供一个示例,我们将假设这个主题是在一年级教授的。

教案名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练习。

教学重点:

- 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 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

教学难点:

- 正确处理退位过程。

教学准备:

- 教学PPT

- 数字卡片

- 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5分钟)

1. 通过提问复习一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 引入新问题:“如果两位数的个位数小于要减的数怎么办?”

新课讲解(15分钟)

1. 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4 - 7)讲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2. 演示退位减法的步骤:

- 看个位,4小于7,需要从十位借1。

- 十位借1后,个位变为14,14减7等于7。

- 十位借出1后变为2,所以结果是27。

3. 强调退位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几个例子。

练习巩固(15分钟)

1. 分发练习题纸,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题目。

2. 巡视课堂,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集体订正。

小结(5分钟)

1. 退位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强调练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作业布置

- 完成书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 家长可以出几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孩子练习。

教学反思:

-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

请注意,这个教案是基于假设的,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3、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案怎么写

编写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案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数学基础。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

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教学重点:

- 理解减法的意义。

-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步骤。

教学难点:

- 当个位数不够减时,如何向十位借位。

教学准备:

- 教学PPT或黑板。

- 数字卡片或计数器。

- 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5分钟)

-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减法的概念,比如“小明有23个苹果,他给了小红5个,还剩多少个?”

讲解新知(10分钟)

- 在黑板上写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子,如“23 - 5 = ?”。

- 解释减法的步骤,强调当个位数不够减时,需要向十位借位。

- 使用数字卡片或计数器演示借位的过程。

练习巩固(15分钟)

- 分发练习题纸,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题目。

- 巡视课堂,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组讨论(5分钟)

-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他们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和帮助。

归纳(5分钟)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 强调借位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5分钟)

- 布置一些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

```

两位数减一位数

例:23 - 5 = 18

步骤:

1. 从个位开始减。

2. 如果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

3. 继续减,直到完成。

```

教学反思:

-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哪些部分学生理解得较好,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加强。

-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

这个教案是一个基本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重要的是要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4、数学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教案及反思

教案: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教学准备:

1. 教学PPT或黑板。

2. 计算卡片或实物教具。

3. 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提问复习一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区别。

二、新课讲解

1. 使用教具或PPT展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例子,如:34 - 5。

2. 解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步骤:

- 确定个位数相减是否需要借位。

- 如果需要借位,从十位数借1,变成10,然后与个位数相加后再减去一位数。

- 如果不需要借位,直接用个位数减去一位数。

- 将十位数和计算后的个位数组合起来,得到结果。

三、练习巩固

1. 分发练习题纸,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2. 巡视指导,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

3. 收集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讲解。

四、课堂小结

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强调借位的重要性及正确的计算步骤。

五、布置作业

1. 布置家庭作业,包括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题目。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复习和练习。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借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计算时出现错误。下次教学时,我将增加借位的练习,通过更多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借位的必要性和方法。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对理解较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