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我的小手变变变教案(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变变变》教案)

时间:2024-06-13 阅读:27 ℃ 作者:杨今依

1、音乐我的小手变变变教案

教案名称:音乐我的小手变变变

适用年龄:3-6岁儿童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2. 通过手部动作的变化,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我的小手变变变》或其他适合的儿童音乐

3. 简单的手部动作指导图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音乐《我的小手变变变》,让幼儿自由地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并提问:“我们的手可以做哪些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二、活动展开(15分钟)

1. 教师展示手部动作指导图或播放视频,教授几种简单的手部动作,如拍手、挥手、握拳等。

2.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练习这些手部动作。

3. 教师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手部动作,并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

三、集体合作(10分钟)

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创造一组手部动作。

2.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随着音乐展示他们的手部动作。

3. 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鼓励和反馈。

四、(5分钟)

1. 教师今天的活动,强调手部动作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2. 教师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并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手部动作表达自己。

五、延伸活动

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教给家人今天学到的手部动作,并一起创作新的动作。

2. 下次课前,可以邀请几位家长来分享他们和孩子的创作。

注意事项:

1. 确保音乐节奏适合幼儿的年龄,不宜过快或过复杂。

2. 在活动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幼儿,保持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注意观察幼儿的动作,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过于激烈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幼儿不仅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还能通过手部动作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集体合作环节也能增强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意识。

2、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变变变》教案

教案名称: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变变变》

适用年龄:3-6岁

教学目标:

1. 通过手指游戏,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4. 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和幼儿间的合作。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手指游戏的内容和动作。

2. 幼儿准备:清洁的双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的双手,并询问幼儿:“你们知道我们的双手可以做什么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2.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指,并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用手指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介绍(5分钟)

1. 教师向幼儿介绍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变变变》的规则和动作。

2. 教师示范游戏动作,同时念出相应的口令:

-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双手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

-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双手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

-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兔跳跳跳。”(双手模仿小兔跳跃的动作)

-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猫喵喵喵。”(双手模仿小猫抓挠的动作)

三、游戏实践(1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重复几次,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节奏。

2. 分组练习,让幼儿两两一组,互相指导和帮助,增强合作意识。

3. 教师巡视指导,对动作不准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四、游戏拓展(5分钟)

1.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手指动作和口令。

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动物或物品,让幼儿尝试用手指模仿。

五、(5分钟)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手指游戏动作。

2. 教师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鼓励他们在家里也可以和家人一起玩这个游戏。

六、结束(5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如轻轻拍打双手,做深呼吸等。

2.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

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游戏的趣味性,以便下次教学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表现,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尝试。

3、我的小手变变变教案手指游戏

教案名称:我的小手变变变——手指游戏

适用年龄:3-6岁

教学目标:

1. 通过手指游戏,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互动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

2. 轻快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自己的双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手的功能。

2. 教师提问:“我们的手可以做很多事情,那你们知道我们的手指可以变成什么吗?”

二、活动展开(15分钟)

1. 教师示范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变变变”,边做动作边说:“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手指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

2. 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模仿,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手指可以变成什么。

3. 教师引导幼儿创造新的手指动作和对应的语言描述,如:“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手指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

4. 教师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发挥,创造更多的手指动作和语言描述。

三、互动交流(10分钟)

1. 教师邀请几位幼儿上台展示他们的手指游戏,并让其他幼儿猜测他们模仿的是什么。

2. 教师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分享各自创造的手指游戏。

四、(5分钟)

1. 教师今天的活动,强调手指游戏的好处,如锻炼手指灵活性、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做手指游戏,保持手部的灵活和大脑的活跃。

五、活动结束

1.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结束今天的活动。

注意事项:

1.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2.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作业,让幼儿在家中继续练习。

4、我的小手变变变教案活动目标

教案名称:我的小手变变变

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

- 认识手的不同部位,如手指、手掌、手背等。

- 理解手可以做出不同的形状和动作。

2. 技能目标:

- 学会用手指做出简单的手影形状,如鸟、狗、兔子等。

- 掌握基本的剪刀、石头、布等手势游戏。

3. 情感目标:

- 培养幼儿对手部动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手部动作。

4. 社交目标:

- 通过合作游戏,如手影戏、手势游戏等,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学会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5. 创造性目标:

- 鼓励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手部动作,如编排简单的手影故事。

-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尝试创造新的手势或手影形状。

活动准备:

- 手影戏的背景布或墙壁。

- 手势游戏的音乐或指令。

- 手影戏的简单图案指导。

活动流程:

1. 导入:通过观看手影戏视频或现场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学习:教师示范如何做出不同的手影形状,并指导幼儿模仿。

3. 练习:幼儿分组练习手影戏,互相帮助,共同创造故事。

4. 游戏:进行剪刀、石头、布等手势游戏,增加互动和竞争性。

5. 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手影戏或手势游戏,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鼓励。

6. 教师活动,表扬幼儿的创造性和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手部动作的乐趣。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学习到手部动作的多样性,还能够在游戏中培养社交技能和创造力,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表现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