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乖乖教案中班音乐(中班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4-06-13 阅读:41 ℃ 作者:刘若安

1、小兔子乖乖教案中班音乐

《小兔子乖乖》是一首非常受幼儿喜爱的儿歌,它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非常适合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以下是一个针对中班幼儿的音乐教案示例:

教案名称:小兔子乖乖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歌曲中的故事情节,教育幼儿要听话、懂事。

教学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

- 《小兔子乖乖》的音乐或伴奏

- 小兔子头饰或手偶

-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铃鼓、手鼓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5分钟)

1. 教师用小兔子手偶或头饰吸引幼儿的注意,并简单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兔子乖乖》。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小兔子为什么要乖乖吗?”引导幼儿讨论。

歌曲学习(10分钟)

1. 教师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唱,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

3. 分段教唱,先教唱前半部分,再教唱后半部分,最后连起来唱。

歌曲表演(10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如“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时,可以做开门动作。

2. 分组进行表演,每组轮流上台,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鼓励。

乐器伴奏(10分钟)

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打击乐器为《小兔子乖乖》伴奏。

2. 让幼儿尝试使用乐器伴奏,教师指导节奏和力度。

3. 全体幼儿一起唱歌,部分幼儿使用乐器伴奏。

活动(5分钟)

1. 教师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小兔子乖乖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要像小兔子一样乖乖听话。

3. 教师和幼儿一起再次唱一遍《小兔子乖乖》,结束课程。

注意事项:

-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对于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 确保乐器使用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这个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班级和幼儿的需求。

2、中班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教案及反思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让幼儿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小兔子头饰若干。

3. 音乐《小兔子乖乖》。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 老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踏步等,为音乐活动做准备。

- 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是怎么叫的吗?”引导幼儿模仿小兔子的叫声。

2. 学习歌曲:

- 老师播放音乐《小兔子乖乖》,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

-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重点教唱歌词和旋律。

- 分组练习,每组轮流表演,老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3. 音乐游戏:

-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兔子,一组扮演大灰狼。音乐响起时,小兔子们围成一圈跳舞,大灰狼在圈外伺机而动。当音乐停止时,大灰狼要抓住一只小兔子。被抓到的小兔子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 开始游戏,老师控制音乐的播放和停止,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 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中的乐趣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4. 结束:

- 老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如深呼吸、伸展等。

- 老师表扬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小兔子一样乖乖的。

反思:

在本次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的教学中,幼儿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歌曲学习和游戏中。通过游戏,幼儿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在游戏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在音乐停止时反应不够迅速,导致被“大灰狼”抓住。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幼儿反应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要注意游戏的安全性,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乐趣。还可以增加一些创意元素,如让幼儿自己设计小兔子的动作,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参与度。

3、幼儿园中班音乐小兔子乖乖教案

教案名称:《小兔子乖乖》音乐活动教案

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4-5岁)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小兔子乖乖》的内容,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小兔子乖乖》歌曲音频。

3. 小兔子头饰或道具。

4. 简单的舞蹈动作指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小兔子乖乖》歌曲,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

2. 教师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们听到了什么动物?”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二、歌曲学习(1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小兔子乖乖》,注意发音和节奏。

2. 分段教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

3. 教师可以用手势或简单的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三、动作创编(10分钟)

1. 教师展示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跳跃、转圈等,与歌曲节奏相匹配。

2.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编新的动作。

3. 教师指导幼儿将动作与歌曲结合起来,进行表演。

四、集体表演(10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上台表演《小兔子乖乖》。

2. 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鼓励和掌声。

3. 教师点评,表扬幼儿的创意和表现。

五、(5分钟)

1. 教师今天的活动,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像小兔子一样“乖乖”,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

六、活动延伸

1. 在家庭作业中,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表演《小兔子乖乖》。

2. 在音乐角放置《小兔子乖乖》的音乐和相关道具,供幼儿自由练习和表演。

注意事项: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 对于动作创编环节,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 在集体表演时,教师要注意维持秩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小兔子乖乖儿歌中班音乐教案

《小兔子乖乖》是一首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儿歌,它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幼儿园中班的音乐教学。以下是一个针对中班幼儿的音乐教案示例:

教案名称:《小兔子乖乖》音乐活动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跟唱《小兔子乖乖》这首儿歌。

2. 通过歌曲学习简单的节奏和旋律。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4. 通过歌曲内容,教育幼儿要听话、懂事。

教学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

- 《小兔子乖乖》音乐或伴奏

- 小兔子头饰或道具

- 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手鼓、铃铛等)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5分钟)

1. 教师播放《小兔子乖乖》的音乐,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旋律。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歌曲学习(1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小兔子乖乖》,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

2. 分段教唱,先教唱前半部分,再教唱后半部分,最后整首歌曲连贯起来。

3. 教师可以用手势或简单的舞蹈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和旋律。

节奏练习(10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跟随歌曲的节奏敲打,增强节奏感。

2. 分组练习,每组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轮流表演。

角色扮演(10分钟)

1. 教师分发小兔子头饰,让幼儿扮演小兔子,边唱边做动作。

2. 教师可以设定情景,如“小兔子要回家了”,让幼儿在歌曲中加入自己的表演。

活动(5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唱的歌曲和活动内容。

2. 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分享今天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 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 注意幼儿在唱歌时的发音和节奏,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 通过角色扮演和乐器伴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这个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班级和幼儿的特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