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七只小鸡》教案)

时间:2024-06-13 阅读:27 ℃ 作者:王颜汐

范文1: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

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数字1至7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数数并识别这些数字。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初步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在数学活动中的合作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准备

- 七只小鸡的图片或玩偶。

- 数字卡片1至7。

- 各种颜色的积木或小球,数量分别为1至7。

- 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卡片。

- 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鸡的动作,进入课堂氛围。

2. 认识数字

- 观察小鸡:展示七只小鸡的图片或玩偶,让幼儿观察并数数。

- 学习数字:教师逐一展示数字卡片1至7,引导幼儿跟读,并指出每个数字代表的小鸡数量。

3. 数数游戏

-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相应数量的积木或小球。

- 数数比赛:每组幼儿轮流数自己的积木或小球,看哪一组数得又快又准确。

4. 加减法初步

- 简单算术:教师出示加减法算术题卡片,如“1+2=?”、“5-2=?”等。

- 互动解答:邀请幼儿上前,用积木或小球演示答案。

5. 创意拼搭

- 拼搭小鸡:幼儿使用积木或小球,发挥创意,拼出自己心中的小鸡形象。

- 分享展示: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6. 课堂小结

- 回顾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数字和加减法的重要性。

- 表扬鼓励:对积极参与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大家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7. 布置作业

-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与家人一起数家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并尝试简单的加减法。

四、教学反思

- 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改进措施: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能够认识数字1至7,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范文2:幼儿园中班数学《七只小鸡》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七只小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数字7,理解7的组成和分解。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数字卡片1-7,小鸡图片7张,小鸡叫声音频,计数器或小石子等计数工具。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足够容纳所有幼儿活动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情景创设:播放小鸡叫声音频,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 问题引导:询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他们回答是小鸡的叫声。

2. 新课呈现

- 数字认知:出示数字卡片7,告诉幼儿这是数字7,代表七只小鸡。

- 小鸡展示七张小鸡图片,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只小鸡。

3. 游戏互动

-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小鸡图片和计数器。

- 计数练习:指导幼儿使用计数器数出每组的小鸡数量,确保每组都是7只。

- 记忆游戏:教师快速展示小鸡图片,幼儿记忆并复述数量。

4. 数学运算

- 组成与分解:教师示范如何将7只小鸡分成不同的小组,如3只和4只,2只和5只等。

- 小组活动: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 反馈

- 集体讨论:让幼儿分享他们如何分组,以及他们发现的7的组成和分解方式。

- 教师:强调7的组成和分解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延伸活动

- 家园联系: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数学游戏,加深对数字7的认识。

- 创意绘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他们心中的小鸡,可以是7只或更多。

五、教学反思

- 教学效果:评估幼儿对数字7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

- 幼儿表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 教学成果:通过小测试或日常观察,评估幼儿对7的组成和分解的理解程度。

通过本教案,幼儿不仅能够认识数字7,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范文3: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ppt

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PPT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故事情境,理解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 故事绘本《七只小鸡》

- 数字卡片(1-7)

- 小鸡图片(7张)

- 计数器或小石子

- 教学PPT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故事引入:老师讲述《七只小鸡》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呈现

- 情境创设:展示PPT,展示七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

- 数字认识:引导学生数一数小鸡的数量,认识数字7。

3. 探索新知

-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数字卡片和计数器。

- 数字分解:每组学生尝试将7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并记录不同的组合。

4. 巩固练习

- PPT演示:展示PPT中的不同数字组合,如7=1+6, 7=2+5等。

- 小组分享: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并讨论其他可能的组合。

5. 拓展延伸

- 数学游戏:设计一个“小鸡回家”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数字7的组成。

- 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探索数字7的其他组合。

6. 课堂小结

- 分享:老师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并强调数学的乐趣。

- 表扬鼓励: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鼓励所有学生继续探索数学的奥秘。

四、教学反思

- 学生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的掌握情况。

-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五、教学资源

- 绘本《七只小鸡》

- 数字卡片和计数器

- 小鸡图片

六、附录

- PPT内容:包含故事情境、数字卡片、组合示例等。

- 活动设计:具体的小组活动和数学游戏设计。

---

注意: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个教学框架,具体的教学活动和PPT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调整和优化。

范文4: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七只小鸡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故事情境,让学生认识数字7,理解7的组成和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鸡图案卡片、计数器、数学操作板。

2. 环境布置:布置一个充满小鸡元素的教室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七只小鸡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互动:询问学生故事中出现了哪些数字,引出数字7。

(二)新课呈现

1. 数字认识:展示数字卡片,教授数字7的读音和写法。

2. 数字分解:使用计数器和小鸡图案卡片,演示数字7的分解组合。

3. 小组活动:分组让学生用操作板进行数字7的分解组合练习。

(三)巩固练习

1. 游戏互动:设计“小鸡找家”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数字7的组成。

2. 情景模拟:模拟小鸡分食物的情景,让学生实际应用数字7的分解。

(四)提升

1. 知识:回顾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强调其重要性。

2.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数字7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1. 动手操作: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制作数字7的分解组合卡片。

2. 家庭互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小鸡找家”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7的组成和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学生表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也有少数学生在操作练习时显得有些迷茫,需要个别指导。

3.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引入和游戏互动,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教学过程中对难点的解释还需更加细致。

4.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强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五、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还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作为教师,我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Top